7月29日,“2021醫藥創新與發展國際會議”在煙臺開幕。本次會議以“創新 機遇 發展 共贏” 為主題,邀請了兩院院士等生物醫藥領域海內外專家學者、政府機構、知名企業家、專業協會以及高校院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并舉辦圓桌會、主題大會、專業分會、調研座談會、現場觀摩等形式多樣的主體活動,為推動國際生物醫藥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贏發展搭建了重要平臺。



“核藥與分子影像技術論壇”成功召開
29日下午,東誠藥業主辦的“核藥與分子影像技術論壇”成功召開,受疫情影響,本次論壇采用“線下+線上”方式舉辦。論壇邀請到了核藥及分子影像技術領域的四名知名專家——東誠安迪科首席王正博士,米度(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川博士,南京凌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李新平博士,凱斯艾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創始人莊永杰博士。



王正博士在腫瘤診斷藥物,分子影像及放射性精確治療關鍵技術專研多年,此次針對“診療一體化,放射性藥物的創新與挑戰”議題,介紹核藥領域國內外發展與差距、核素標記藥物創新與挑戰以及東誠核藥研發產品線布局。楊立川博士曾在美國哈佛醫學院,康奈爾醫學院進行神經退行性疾病模型和神經保護研究,此次分享了《放射性同位素技術在新藥研發中的應用》,介紹了放射性分子影像技術具有活體顯像、動態定量、自身對照、連續觀察等突出優點,可幫助藥企大大縮短藥物研發周期、降低失敗風險、加快新藥上市。李新平博士擁有20余年臨床醫療和新藥研發工作經驗, 此次就“未來精準醫療發展方向——伴隨診斷和診療一體化”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詳細介紹了體外伴隨診斷“test and treat”與體內伴隨診斷“see and treat”。莊永杰博士在人類和動物生理學以及組織病理學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此次就《無創性CT和MRI影像分析在動物藥效評價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介紹,并指出CT和MRI是除了放射性標記技術以外,非常重要、且常用的動物藥效評價方法。
各位專家分別就如何推動中國核藥未來發展以及核藥人才短缺等問題建言獻策,并與參會人員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討論。公司商務拓展總監柳青林還就藍納成研發管線及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